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猪价格整体处于底部震荡局面,短期猪肉价格基本偏弱震荡已是相对确定的事件,中期价格走势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库存压力释放的程度。不过近期能繁母猪淘汰量的增加,也可能带来行业产能调减的信号。
1、供应压力持续积累
猪肉实际供应能力目前仍处于偏强态势,4月份生猪出栏量明显增加。生猪出栏量环比增幅近5%-8%。此外,目前生猪出栏体重绝对值也偏高,截至3月末,220个大中小样本养殖企业商品猪出栏均重为123.22公斤/头,环比增加1%,同比增加2.77%。
生猪出栏体重同比仅低于2020年和2021年,因体重引致的猪肉增量居于高位。现阶段大体重毛猪消化的速度可能低于标猪增膘的速度(市场仍有压栏迹象的同时,标猪也在快速转为肥猪),导致库存去化陷入了“越去越多”的怪圈。
2、全国能繁母猪高达4305万头
就生猪的生长繁殖规律而言,能繁母猪数量影响的是10个月以后生猪的供应量。从产能来看,2022年4-12月为产能增长周期,2023年1-2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代表着生猪养殖进入去产能周期。2023年2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343万头,环比下降0.6%,同比增长1.7%,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5.9%,产能正常,处于黄色区域。
短期猪价难以明显反弹是相对确定的事件,但中期价格走势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近期库存压力释放的程度。可以通过样本日度屠宰量和生猪出栏均重两个指标观察库存压力的释放过程,如果在不远的将来能发现日度屠宰量和出栏均重出现显著的下滑,那现货的底部可能已经出现,市场将给中期价格以更高的期待。
为稳定猪肉价格,近期各地已启动不同规模的猪肉收储,伴随猪肉价格走低,接下来各地猪肉收储规模也会相应加大。另外,下一步为推动经济较快回升,促消费政策力度有望持续加码,这包括各方适度发放一定规模的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等,由此带来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会拉动猪肉需求较快回升,进而助力猪肉价格回稳。
3、未来生猪价格走势如何?
对于影响产能的因素,除了能繁母猪和商品猪存栏之外,还有关于非洲猪瘟影响产能,导致供应端减少的问题。通过3月份全国实地调研来看,结论为整体影响不大,整体影响程度在5%-15%,北方较南方要严重。
在价格偏弱运行的同时,底部仍有支撑。首先终端需求陆续恢复,从屠宰企业开工情况就可以明显看出,近一月时间开工率同比增加明显,且呈持续增长态势。第二,当前市场二次育肥趋于活跃,价低位时,入场可能性明显增加。最后叠加屠企冻品入库,对猪价存在一定托底作用,后期因供应下降或其他阶段性利好,猪价不乏小幅反弹可能。